成功給沈地甲送禮,林瀚獲得了60點積分和一個能兌換20點積分的垃圾回禮。對於這種垃圾,他自然是順手就讓係統回收了。“我送出去的枯花毒解藥,並非是真正的解藥,而姓沈的明顯是要真正解藥的。”“加上這種解藥隻有三天的藥效,兩相疊加,獎勵自然不高。”“看來,還得抓緊賺積分、繼續升級禮物池才行。”“都不用說兌換真正的枯花毒解藥了,哪怕將單顆的藥效提升到7天。”“如果每月最大服用數量不變的話,我也就不需要徹底解除枯花毒了。”林瀚一邊想著事情,一邊往鎮魔司走去。結果半路上,他就遇到了府衙的人。一名捕快急得滿頭是汗,看到林瀚後終於是鬆了口氣。“林大人,府尊有重要的事情要與大人商議,請您隨我去一趟府衙吧。”林瀚不由詫異:“這翟清是幾個意思?才剛商量完生意的事情,他還找我乾嘛?”不過縱然他滿心疑惑,卻也跟捕快去了府衙。到了地方,他就發現,的確是有重要的事情。隻見孫青山、宋連,還有其他的股東都到了鎮玄城。除此之外,就是頭一次見的毛公才、崔兆安等人了。幾人見到林瀚後,崔兆安就解釋了幾句。“林老弟,前幾日我們收到你的信,知道你要乾新的買賣了。”“我們幾個被你撩撥得,那叫一個心神**漾。”“可我們左等右等也不見你回狂風城,於是我們就在兩天前出發來鎮玄城了。”得知幾人是來找自己談生意的,林瀚倒是接受了這個說法。隻是他也不由腹誹道:“我到鎮玄城才幾天啊,從你們接到信到現在。”“再刨除趕路的兩天時間,你們也沒在狂風城等我多久啊。”“這麼急匆匆地過來,八成是都覺得金絲棉的生意十分重要。”“如此才想著儘快敲定這事,以免夜長夢多吧。”隨後,林瀚和幾人寒暄幾句,就開始所謂的第二次股東會議了。他率先發言:“先討論第一件事,就是成立狂風集團的事情。”“成立集團有幾點好處,一是無需幾位不方便露麵的大人出麵,任何事都交給集團去打理。”“二是集團是類似商會的商業組織,與其他商人對接更為方便。”“三是集團化的生意,更為正規,大家的利益也更容易得到保障。”對此,所有股東自然沒有異議,當然沒有人提出反對。接著,林瀚繼續說道:“大家這麼急著過來,可見金絲棉的生意,不止是我想得那麼簡單。”“我對這方麵的了解不多,還請各位大人各抒己見。”幾個股東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戶部侍郎的長子李俊開口了。 “林兄弟之前的信裡提到金絲棉成衣的價格極高,所以很看好這個買賣。”“實際上,林兄弟片麵了。”“單是成衣的生意,就不止是暴利這麼簡單,完全是相當暴利啊。”“朝中的達官顯貴,和地方的官員士紳,都以穿著金絲棉成衣為榮、彰顯品味和地位。”“加上通玄每年流入大淵的成衣數量不多,彆看價格不太高,但基本都是有價無市的。”“而一些大員就暗中把持了這個買賣,利用黑市或拍賣的方式,牟取了數倍於市價的利潤。”李俊說到這,林瀚就基本上了解了情況。自己想得的確是太簡單了,他單純覺得物以稀為貴,因此金絲棉成衣的價格肯定極高。然而他忘記了人都是貪婪的,尤其是那些手握重權的人。當他們得到這種稀有的商品後,更是會最大程度地榨取其價值。是以,彆看市麵上一件金絲棉成衣的價格可能才四五十兩銀子。然而這多半是商人擺出來的樣子貨,真正交易的話,肯定要比這個價格高很多。他們倒是不怕沒人買,畢竟成衣數量少、需求大,必然能賣出去。隻是,李俊的話,還沒有說完。“除了成衣外,金絲棉還有其他用途。”“像是一些器具,甚至是家具上,也可鑲上金絲棉線,以增加其價值。”“這個生意的賺頭沒有成衣大,但勝在門檻低。”“隻要有金絲棉,就可以紡線、鑲嵌,無需加工技術。”“所以,這一部分的利益,往往都是超過成衣的。”林瀚動容,跟著看向翟清。翟清對於這些生意倒是不了解,且他明白林瀚看自己,也不是詢問這個事。於是他稍一思量就說:“本地的原通玄人,十之七八都是從事與金絲棉有關的活計。”“其中大部分都是負責采摘、紡織的人,除去供給製作成衣外的棉線外。”“就算額外提供一些用於鑲嵌的棉線,也應該沒有問題。”結果崔兆安卻說道:“翟大人,本地的原通玄人隻負責采摘和相關工作就好。”“至於紡織,這種活的難度遠不如製作,交給我們陽平省的農戶就行。”崔兆安是陽平省的右布政使,真要是促成此事,必然好處多多。不僅能從金絲棉的買賣中多賺一份利潤,還可以給陽平省增加一個創收的途徑。但與之相對的,把紡織的工作交出去,鎮玄城這邊就有不少人失業了。因此翟清立馬反駁:“不行,安撫照料原通玄人,是陛下的意思。”“要是少了紡織這部分工作,就會有不少人成為閒散人員。”“且他們還會和大淵土著搶活路,導致咱們自己人不滿。”這番話,說得崔兆安無法反對,畢竟翟清連陛下的旨意都搬出來了。最後,還是東南巡撫毛公才出麵打了個圓場。“這樣好了,紡織的活就先交給鎮玄城這邊做。”“如果日後鎮玄城無法提供正常數量的金絲棉線,再交由陽平省負責紡織。”“要是陽平省也沒做不夠量,屆時再看哪邊產量高,就讓哪邊負責好了。”毛公才的決定,倒是勉強讓翟清和崔兆安接受了。崔兆安有了可能接手紡織的可能,自然不再鬨騰。而翟清雖然有些不滿,卻也不好立即跟毛公才這個上司唱反調。其實毛公才的方案,對翟清很不公平。鎮玄城及其周邊的人口,哪裡趕得上陽平省多呢。就算鎮玄城這邊有擅長紡織金絲棉的原通玄人,但陽平省人多,大不了三四個紡織工抵你一個。最終的產量,肯定是陽平省占優的。不過毛公才並沒有拉這種偏架,還是給了翟清一個機會。隻要集團給鎮玄城定下的產量是合理的,鎮玄城這邊也完成了任務。那紡織這部分工作,就不會交出去。翟清正是看懂了這點,才忍了下來。按理說,會議到這裡也就差不多結束了。畢竟剩下的都是細枝末節的事了,無需這麼多大佬跟這協商。不過,一直沒說話的孫青山,倒是語出驚人了一把。“金絲棉的生意,要不要做到通玄去?”
第81章 第二次股東大會(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