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本書後,不僅代表他今晚,以及之後好幾天都不會再寂寞了,可以接觸到一個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冒險了,而且有了這種快樂作為墊底之外,楊草還能在父母打算離開前的時間裡邊,儘情“白嫖”書店裡邊的書,在走之前能多看一個就是一個,這種感覺給一直沒啥錢的楊草有種占了便宜之後還能賣乖(指回家還有書看)的感覺。楊草當時真的就是這麼個情況,可見他當時確實很喜歡看書來著,無論是純文字的書還是漫畫書,總要比打遊戲和看電視來得好,來得對自己有用,畢竟自己當初可是班裡邊常年的三好學生和優秀團乾部來著,想要超過其他的小朋友,總是要吸取一些更有用的東西。而相對於漫畫書,楊草肯定還是更偏向於選擇故事書的。因為像故事會這樣的書,不僅代表著更高的性價比,更多的故事量,更加耐磨時間,並且裡麵的故事的精彩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那些遊戲和漫畫。可能也是因為楊草比較幸運的原因,那時候看到的故事會,裡邊一個個或長或短的故事,是真的很有趣,楊草也是那時候絕對寫故事的人是非常厲害的,寫這麼一段有趣的話然後刊登在這些書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且相對於遊戲、漫畫和電視,其實隻有文字浮動的故事反而可能更適合於楊草的屬性。畢竟楊草自從一些事情之後,常常就是自己把自己那小小的一個人關在家中,本來就顯得非常安靜的家裡邊,無論是電視還是遊戲都顯得太浮躁,太喧嘩了,遠沒有書帶給自己的安心感。更何況那時候在第一次有了電腦之後,父母便嚴格盯著楊草的遊戲時間,再加上那時候因為是筆記本電腦用的還不是插線的網絡,而是非常不穩定的3G網卡,那是真的卡得一批,平時最多隻能玩玩小遊戲罷了,稍微想緊跟潮流玩玩稍微大點的遊戲,那就要做好一秒三卡的準備,同時時刻緊盯著房門預備隨時可能進來的父母,實在是壓力山大,與其這麼受罪,我還不如看書呢我!看書說不定被發現了還會被父母表揚來著。綜上所述,那種純文字的故事書跟楊草是有著相當大的淵源的,它成功在楊草的眾多派遣寂寞的手段裡邊榮登榜首,而這個榜單大約是這樣的……首先,書肯定是排第一位的,隻要用錢換了他,一定來帶給楊草消磨時間的快感,得到不一樣精彩的故事,是楊草最最喜歡,導致後來很多故事書的延伸物,比如那種街邊醫院發的那種奇怪的介紹男科女科知識和一些小故事,但最終目的是讓彆人去他們醫院的書,楊草隻要見到了就也會看,因為這裡邊有故事,有字,對於楊草來說,這就足以吸引他了。 第二位的話,應該就是漫畫了,因為它也算的上是書的一種,並且裡麵也能通過另一種有趣的方式帶來有趣的故事,隻是可能沒有純故事的書讓楊草那麼沉浸了。楊草思考過為什麼,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純文字的書,因為基本上除了文字就什麼都沒有了,就逼得你必須通過文字來展開想象,再通過想象轉化為真實的體驗。因為無論是還是漫畫之類的,本來就都是虛擬的東西罷了,他們都是通過這些虛擬的形式,讓你代入,讓你獲得真實的體驗真實的想象罷了,而文字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進行乾擾,所以可以直接轉化為想象,也是當之無愧最能明確引起想象的王,特彆是中文。而漫畫之類的呢,因為還有畫風、線條一些東西的乾擾,導致在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不僅已經先天減少一層想象的空間了,而且還更可能出戲。像是之後衍生出來的動畫、遊戲,所加入的音樂、動作、操作等等等等,各種要素越多,反而更加限製一個人本身的想象力,那些東西到後來,隻不過是想讓你看它想表現的東西而已,並不像書那樣在引起讀者與作者的對話,而是單方麵的傾訴。當然,因為像音樂畫麵這些要素加入的越多,也越能夠引發一個人的感官刺激了,所以如何選擇,就看你是想象動物還是感官動物了。不過在楊草看來,想象力才是當之無愧的思想源泉,是一切創作之本,所以他自然也會把書碰到最高的位置,漫畫、動畫,還有更為複雜直接讓玩家親手操作的遊戲,排名逐漸降低,在各種意識的作用下讓楊草認為,遊戲是“笨蛋”玩的,雖然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及時消遣,並且也有人通過遊戲賺到了大錢,但那並不是楊草認為值得的事情。雖然說現在遊戲作為最古早的人類消遣方式之一,現在的電子形式被成為第九藝術,能夠從中體驗到的得到的思想也是很多的,而且一個製作遊戲的人,想要在裡邊加入的思想可能也是非常多的,但在楊草看來,對比書來說獲取率還是太慢了,可能你要通關一整個遊戲,才能得到一個非常深刻的感悟,而且在深度方麵,是不及書厚重的,因為書,本來通篇就是都是思想的自言自語罷了。而從童年開始就喜歡看各種故事各種文字的楊草,到了初中以後自然也不可能放棄,反而還因為越來越孤獨的原因開始“變本加厲”了,楊草在初中之所以會成績這麼差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就是因為他老看“閒書”。當時市麵上的各種熱門,楊草基本上都在能夠一眼看到它的書店買了紙質版,什麼鬥破蒼穹鬥羅大陸啊,什麼盜墓筆記啊,但是買這些書基本上都要二三十塊錢一本,那時候楊草哪有那麼多錢啊?他除了看這些,還要花出錢來購買知音漫客漫畫大師之類的雜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