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報數(1 / 1)

沐光永無槍火 龍騎士 1829 字 2個月前

趙德四集結好隊伍,安排列隊操練。林庶靈幾個在邊上觀摩,短短一上午,眾人的身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前一刻還是秋實學堂的學生,一到下午,搖身一變成了手下幾十號人,一百杆槍的一方豪強了。馬至筠橫行明州城手裡不過兩支洋槍隊,五六十杆槍,他們手裡有一百杆槍,穩壓鹽老兒。這說是豪強,用土匪來稱呼也無不妥,畢竟他們要做的事說出去太驚人。華新民笑罵,“這哪能叫軍隊,當土匪都不夠格,我看你下去教教他們拳腳,沒準能霸占四明山,收幾個壓寨夫人。”“去!”林庶靈懶得理他。“舊軍精兵非一日可成,何況新軍,前朝為了訓練新軍抽調全國糧餉,外債高築,最後也不過編練出四支新軍,而能與西方列強陸軍一戰的唯有北周六鎮精兵。”北周六鎮就是如今護發軍的前身,夏戈挺參軍時北周新軍以擴編為護發軍,投入衛發戰爭的北方前線。夏戈挺看了兩眼不禁點頭,華新民和陳書同帶來的人,精氣俱佳,雖有些瘦弱,可隊伍沒有煙鬼酒鬼,每個人眼神中透著堅定之色。這群人,可用!新軍與舊軍的差距不在器械,在乎思想,在於用槍的人。同樣手拿後膛槍,一千新軍能橫掃三萬舊軍。眼下的明州城衛營就是最好的例子,江南製造局先後生產了五六萬支,運去北方前線的僅占一半,大部分林明敦槍配發給兩江的守軍和荊北新軍。可城衛營拿到新槍乾了什麼?什麼也沒乾!兵大爺甩錢抽大煙還來不及,抽出空來欺壓百姓哪用得著後膛槍,舉著兩杆洋槍過街威風威風,銀子就來了。“你不下去教導教導?”底下練得正起勁兒,林庶靈不忘調侃起好友。世人皆說護發軍戰力強,號稱不敗王師,林庶靈很想見識見識,護發軍練兵有何門道。“明天再說,現在教了他們也記不住。”林庶靈撇一撇嘴,繼續看趙德四練兵。“全部都有,聽我口令,向前一步走!”“報數!”向前走一步大夥都會,一聽到報數,底下人有疑問,“趙教官,啥是報數啊?”“就是讓你喊數,從一開始往後喊,一人喊一個數。”趙德四一解釋,底下人貌似聽明白。他又喊道:“報數!”“一!”“一!”“一!”......林庶靈看不下,衝著人群說道:“不是讓你們光喊一,是從一開始往後喊,一二三四......一人一個數。”“林才子的解釋,大夥都聽明白了嗎?”趙德四剛入伍時,光學怎麼報數學了三天,第四天才不出岔子,這些人不會報數也在意料之中。“聽明白!”底下回應得很大聲,看起來氣勢十足。 “報數!”“一!”“二!”“三!”............“十!”“一!”這次喊得不錯,可一到十就停了,第十一人楞了半天,不會往下數,硬是報出個一來。林庶靈和夏戈挺不禁輕輕搖頭,華新民偷偷捂嘴輕笑。陳書同見狀趕緊下場訓導,這人是他帶來的。“你報什麼一,接著往下喊,十後麵往下報,聽明白沒有?”那青年也就十六七歲,沒念過書聽到報數就一臉的迷惘,大夥的訓練因他打斷,這會急得都快哭出來:“書同哥,十後麵是啥,俺真不知道啊!”“十後麵是十一,誒......”陳書同火從胸口燒到嗓子眼,等看少年委屈的模樣,清澈的雙眼布滿焦慮,眼角有淚珠在打轉。縱使有天大的火氣,這會也煙消雲散了。“你們幾個都過來,後麵還有不會數數的,全部過來。我先教教你們怎麼數數。”陳書同轉身向趙德四致歉道:“抱歉,打斷了你們操練,等我教會他們如何數數,你再接著練。”“沒事,當年我剛進軍營那會兒,因為不會報數沒少挨教訓。您先忙您的。”集結的鄉民裡有八成人不會查數,幾十號人把陳書同圍了裡三圈外三圈,豎耳聆聽陳書同教他們數數,從一點到一百。這些人幾乎個個是貧農出身,家境艱難,沒錢供讀書,全在鄉間地頭長大,稍微有些力氣,就被叫到田裡乾活或是上村裡鎮上的大戶人家裡麵做工。目不識丁,數不過十,有來自秋實的大才子屈尊教他們數數,全高興壞了。外圍的林庶靈觀此景,歎氣道:“我算是明白,為何朝廷在北方打仗要下令天下學堂聽課了。”征兵令召集上的兵,參差不齊,有老有少,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十三四的半大小子,甚至有的地方為補足名額,大戶人家雇傭婦女女扮男裝填充人數。這些人大部分被編入民夫隊,負責搬運造飯等雜活,真正能上前線扛槍打仗的十中取三。自打槍械問世以來,各國對征召士兵的要求逐步提高,不再像以前,能拿動刀就可以上戰場。何況新軍要求極高,有些兵種涉及到西學知識,目不識丁的農夫根本無法充數。“是的,諸如新軍中的炮兵,沒有一定的西學基礎根本無法操作。前線老兵打光了,各道送來上的新兵素質不齊,不堪一用,朝廷為填補前線空缺,隻得下令學堂停業,召集廣大青年學子上北方戰場。”夏戈挺道出實情,“就拿我左鎮來說,新軍四軍、護發六鎮,為何左鎮戰鬥力強冠絕全北方大營。因為馮副帥分管征兵,左鎮隻收讀過私塾和學堂的青年,入伍的新兵皆受過不等的新式教育,接觸過新思想洗禮,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平時訓練刻苦,嚴於律己,加上左鎮老兵指導,短時間內就形成戰鬥力,上前線經過戰火洗禮,隻會越打越強。”“欲要強國,先興教育,讓老百姓都讀得起書,都識字,衛發戰爭時期的悲劇不能再重演了。西方列強從不會因前線兵源緊張,令國內學堂停課。法蘭克的皇帝麵對兵臨城下的敵軍,毅然拒絕青年學子參軍的請求,實屬國之大幸啊!”“在業學子奔赴前線,飲鴆止渴,在掘國之基石,這仗是兩年內打完,要是打不完,大周的沉淪還將繼續!”華新民對格沁朝的種種做法滿是怨言。另一方麵,他又對好友成功從戰場走下感到無比慶幸,倘若戰爭再持續兩年,受傷歸隊的夏戈挺再回北方前線,能不能活著回來,就兩說了。明州有新式學堂五所,其餘幾所,如葵園,嘉南兩院,有七成學員上了北方前線,其中活著回來的十不存一。夏戈挺變得沉默,他自然知道,左鎮的強盛蓋因青年學子從軍,源自天下源源不斷的輸血,這血是天下的精血,每少一滴要透支周地將來的元氣。他身邊很多戰友都是各地新學堂的佼佼者,學識淵博,精通西學,本可有更加光輝偉岸的前程,卻在人生最美好的韶華之年倒在了冰冷的北方戰場,滿腔熱血化為積雪,一身抱負空成遺夢。這些人都是國之棟梁啊!王朝為了打仗,抽乾了天下精血,給大周的將來埋下深深的隱患。“還是,不要再打仗為好......”關於戰爭的話題,林庶靈總是避而不談。他不怕打仗,不怕自己上前線打仗,卻怕身邊的人犧牲,他的身邊已經沒人可犧牲了。三人說著說著變得沉重,將是要把話題說死。就在此時,胡進和魏侯城回來,他二人帶來在碼頭務工的勞工,跟著一起回來的還有去召集民夫的顧雨亭,霍一恩等人。那兩個工人認得林庶靈三人,大老遠見到,高聲呼喚起三人的名字。“庶靈!是庶靈!”“阿少哥,寬叔!”聞聲,林庶靈立刻迎了上去。這兩人是林庶靈在前些年學堂組織學員去碼頭曆練時結識的勞工。那會兒戰事未開,洋人蠻橫跋扈,欺壓周人勞工,把周人勞工當奴隸使喚,給出的工資極低,有時甚至不發工資。林庶靈聽聞此事,連同梨花小築另外三人一起去找洋人理論。碼頭的洋人理事未將三個毛頭小子放在眼裡,華新民說著蹩腳的洋文和洋人說理,被洋人衛兵直接扔了出來。林庶靈和夏戈挺見好友受傷,當即暴起,不管不顧衝那洋人拳腳相向,要不是格沁朝駐碼頭巡邏隊剛好路過,他們四人很可能當場死在洋槍之下。事情鬨得不小,碼頭工人在華新民鼓動下集體罷工。範先生聽說後寫了一封信給鬆江道台府,鬆江道台出麵和洋人駐鬆江領事溝通,碼頭的洋人理事才願意做到談判桌上重新商定工人工資。阿少親切的一拳垂在林庶靈的胸口,“我就知道是你小子,全明州除了你們幾個,再找不出肯為窮苦百姓出頭的人了。”“戈挺小哥,你這手怎麼沒了。”寬叔見到夏戈挺少了條胳膊。夏戈挺笑了笑,“不礙事,這兩條胳膊有兩條胳膊的活法,一條胳膊有一條胳膊的活法,習慣就好。”“誒,都是天殺的朝廷造的孽!”寬叔氣得跺腳,嘴裡咒罵起朝廷。林庶靈向二人說明緣由,“阿少哥,我們找你來是為了闖洋人的庫區,取六號倉庫裡的格沁糧。”“這事來的時候我就知道了,你們放心那庫區我老去,熟門熟路跟自個家一樣,閉眼我的能找到地,都交給我!”阿少擺手示意,隨後一拍胸脯。“臨來時碼頭的工友們讓我傳話給你們,要是人手不足儘管開口,大夥就是不吃不睡也得幫你們把事辦妥。”“太好了,有你們幫忙,這格沁糧就是長翅膀也飛不走。”林庶靈拉著阿少和寬叔去裡麵休息。路過訓練校場。“洋槍!”阿少見到槍激動的走不動路,“庶靈,你們有槍!”“這也是萬不得已,格沁人不會將糧食雙手送上,動嘴不成隻要動槍了。”林庶靈隨意解釋。“庶靈,你們還缺不缺人手,給我發一支槍,老子忍格沁人很久,打格沁豬皮必須算我一個。”林庶靈問:“阿少哥會用洋槍?”“會,當然會,那洋人遭過兩次海盜襲船,為了抵禦海賊,在我們勞工中組建了一支自衛隊,平時訓練,等海賊來了發給我們槍幫他們打海賊。”阿少笑道。洋人狡猾得很,平時不發給勞工槍,等來了敵人,發槍給勞工,讓勞工去和海賊廝殺。周人打周人,是洋人最願意見到的事。華新民湊過來,直言道:“這是天大好消息,阿少哥,不瞞你說我們這正缺人手,這才九十號,我們有一百杆槍。你要是能幫忙召集幾位勞工中的戰友,那可真是幫大忙了。”“行,我和寬叔這就回去找人。”阿少二話不說答應下來,拉著寬叔回碼頭那召集人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