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到燕京(1 / 1)

沐光永無槍火 龍騎士 1413 字 2個月前

清秀青年並未隱瞞,坦然說出自己前往燕京的目的,當說出燕京大學時,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了些許得意。林庶靈早就猜出對方的目的。這青年早過上啟蒙學堂的年紀,再者天下學堂逐漸要改為中學,明州就會有兩家中學。若是為上中學大老遠從明州跑去燕京無疑舍近求遠,而燕京目前最負盛名的學府,無疑當屬燕京大學,值得天下學子不遠萬裡前去學業。一來二去,也就不難猜出對方的目的。至於清秀青年臉上的神情,林庶靈到也能理解。燕京大學是目前周地最高學府,前身是格沁朝創辦的燕京大學堂,算是周地第一所國立學堂,前幾年擴建之後更名為燕京大學。現在雖然格沁人退至關外,但燕京大學卻是保留了下來,是周地諸多學子心中的聖地。範先生曾先後或隱晦暗示或當麵明示,希望林庶靈前去燕京大學繼續學業,還給他寫了一封推薦信,讓其能順利進入燕京大學求學。此刻,那份書信連同當年在古林兵站領來的信箋一起被林庶靈收在隨身攜帶的行囊中。心中沉思少許,林庶靈轉念一想,此番前去燕京行程飄忽不定,去燕京大學求學不失為一個好去處。一來有落腳地,往後自己在燕京行動也有個正式的身份;這二來嘛,自然想見識一番周地第一學府。學無止境,林庶靈對西學充滿興趣,他渴望像華新民一樣對西洋各國事物了如指掌。未來的大周終將會引來太平,而那時候,大周的敵人就是這些西洋列強。林庶靈心中有了決意,當下笑著對身旁的清秀青年說道:“這麼說來,你我說不定還能做同窗,我也是去燕京大學求學的。”“哦?那真太好了,出門在外難道遇到同鄉。我叫張恒,是台縣長門鎮人士,不知兄台姓名?”一聽林庶靈也是前往燕京大學求學的學子,青年神情一喜,頗為開心的自報家門。“荊湖鎮林庶靈,你叫我庶靈便可。”張恒的名字林庶靈並未聽過。台縣是人口大縣,有戶八萬六千之多,長門鎮又是台縣數一數二的大鎮,人口上萬,沒聽過也屬正常。一來而去,兩人到熟絡了不少。長途漫漫,能尋到一誌同道合之人實屬一件幸事,緩解旅途的無趣。通過一番交談,林庶靈大致將身旁青年的底細摸個清楚。張恒出生在長門鎮外一小村莊,村中一老進士,姓史,早年曾在臨州為官,致仕後回鄉蟄居,見家鄉生民愚鈍,孩童終日嬉戲打鬨,偏在村裡辦起私塾,閒來無事時給村裡的後生講經道義。而這張恒便是那史老的得意門生,一身學識皆是起所受。為了給張恒搏得一前程,史老不惜動用早年在臨州的關係,給張恒謀取來前往燕京大學就讀的機會。 時間流逝,火車一路走走停停,三天之後,隨著其一聲長鳴,緩緩駛入了燕京火車站。隔著車窗,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林庶靈心中苦笑不已:“跑了整整三天,總算是到地方了。”他若不辭辛勞,邁開腳步跑三天,估摸著這會能和火車同時到燕京。這車開得倒是不慢,怎奈沿途停靠的車站太多,一州兩停,有的地方更是隔縣一停,車沒跑多久又停下。足可見當年朝廷征兵之潮是何等狂熱,恨不得將關內百姓一股腦押送到前線。燕京地處北周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整體呈凸字形狀,分內外兩城,上方北部為內城,下方南部為外城,四方有四座祭壇,天、地、日、月,是前朝的國都所在。燕京火車站位於外城西部,這種大城的火車站自然不是荊湖鎮那等小站可夠比擬的,不說其他,便是這火車站一天的流動人數,恐怕都比荊湖鎮的常駐人口都要多。下了火車,順著人流花費了不少時間,林庶靈和張恒兩人才擠出了車站。張恒擠得渾身上下出一身熱汗,讓第一次來燕京這種大城市的張恒心中感慨萬千,不愧是前朝舊都,此等人氣比明州城強十倍。林庶靈倒是全身滴汗未留,其實張恒能從裡麵毫發無損的擠出來還是托他的福。沿途林庶靈打掉三隻伸向張恒腰間錢袋的賊手,至於伸向他自己錢袋子的手,估計那兩個毛賊半個月內彆想用手吃飯了。好不容易出車站,張恒擦乾淨額頭的細汗,想起接下來的打算,向林庶靈發出了邀請。“家師有一位故交好友在燕京安居,臨來時曾三番四此叮囑我要前去登門拜訪,庶靈兄獨自遠行,若是沒落腳的地,便和我一同去,比起住客棧酒家總是方便不少,正好有幾事不明要與庶靈探討。”火車開了三天,兩人一路聊了三天,相處十分融洽,頗有相識恨晚的感覺。一出車站,張恒怕林庶靈沒有落腳的地點,邀請這位同鄉。麵對熱心的張恒,林庶靈搖頭笑道:“張恒兄好意,庶靈心領。我在這燕京也有一家不得不拜訪的前輩相識,稍後去他們那裡便可。”“那行,咱們就此分開,到時候後燕園再見!”張恒聞言也沒有太過意外,笑著對林庶靈一拱手,兩人就此分彆。林庶靈看著張恒的身影消失在遠處人群,左右張望,對遠處一招手,便見一輛黃包車快速跑了過來。黃包車夫擦好座位,等到林庶靈上坐,扭頭笑問道:“先生,這是要去哪?”“長安街。”林庶靈輕聲回了一句,隨後陷入了沉思。此番來燕京,林庶靈除了想調查格沁朝和自家爺爺的事情外,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前來赴約。當初和童曉馨約定在燕京相見,既然現在已經到了燕京,林庶靈自然第一時間便想見到對方,而童曉馨留給林庶靈的地址,便位於長安街。長安街位於內城,靠近格沁前朝皇宮,被譽為燕京第一街。此街不僅是燕京最繁華的鬨騰地兒,也是很多達官貴人的聚集地,不少前朝京官的府邸就在這街上。黃包車一路前行,林庶靈跟著領略燕京的風土人情,在加上不時詢問車夫幾句,到也不失無聊。火車站位於外城西部,距離內城的長安街距離可不算近。不過車夫顯然是個老地頭,一路上穿街過巷,抄的是近道,走的是小路,即便如此也花費了不少時間才到目的地。一口氣拉著車跑了這麼久,車夫也是累的不輕,將車停下扭身對著林庶靈道:“先生到地方了。”“好!”林庶靈聞言提著行囊下車,抬眼看了車夫一眼道:“銀元收麼?”暗車夫為難道:“自然是收,不過車費一角八分,您這一銀元,小的實在是找不開。”新政府發行的銀元在北方逐漸普及,燕京這種地方自然不例外,城裡城外,老老少少又不知道北周新政府的,但少有不認識銀元的。“那就不用找。”林庶靈笑著從懷中取出一枚銀元,遞給車夫。畢竟從外城拉著一個人跑到內城的長安街,也著實辛苦,餘下的錢就算是打賞。在燕京,一銀元購買力可是相當強大的,一斤豬肉不過才7分錢,林庶靈給的打賞抵得上車夫半個月的收入。告彆千恩萬謝的車夫,林庶靈緩步行走在喧鬨的長安街上,四周各類商鋪林立,天南地北的行人絡繹不絕,不時還能看到洋人穿插在其中。行了片刻,林庶靈見到一間名為四海的客棧,雖然急著去見童曉馨,但林庶靈還是要先找一間客棧安頓下來,收拾一番備點禮物在去登門拜訪,第一次上門,空手前去總歸太過失禮。要了一間上房,交了三天的房錢。林庶靈在房間內洗漱一番,洗去旅途的疲憊,換上套乾淨衣衫。下樓出客棧,到臨近的糕點鋪買幾包糕點,又在隔壁的酒莊,提上兩瓶老酒,算是把禮物給備齊了。林庶靈雙手拎著東西,望童曉馨給出的地址行去。行了不久,林庶靈在一間大宅外停下了身形,看了看上麵的門牌號,“長安街62號,該是這裡沒錯。”林庶靈緩緩上前,走到門前抬手輕輕在門環上扣了幾下。“咚咚咚!!”不久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接著隨著一聲“咯吱”聲,大門從內打開,一名衣衫整齊的老者出現在林庶靈眼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