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是慶幸這場比鬥如今仍未被天神宗等人察覺,霜淩月這個絕頂帝者當時無形無相照覆整個戰場,反倒幫了當時的秦玉他們一把。現在普智和尚一臉和煦地在眾僧之中讓人捧出一尊大月尊如來金像,送到秦玉跟前:“施主既然要辦法會,小僧願贈一尊大月尊如來像,助力施主得以法事順遂。”秦玉也雙掌合十,低頭還禮:“大師如此重禮,在下實在受之有愧。”他立刻吩咐成不凡:“把這尊佛像價錢記下,回去取銀子好買下來,可不能白手取物。”普智和尚笑著推辭:“施主不必如此拘禮,此像是小僧前日與施主結緣之果,前緣為因,佛像為果,因緣際會,不需再另收布施,這尊大月尊如來,隻要施主潛心供奉,心誠則靈,定能讓施主親人來世托生九州富地。”這尊金像並不大,或者說比秦玉這幾日隨處見到的佛像都要小,上下加起來其實都隻有不過兩尺來高,和秦玉不久前吸收的那尊菩薩像差不了多少,那鍍金光澤上倒是比許多金像都要隱隱散發出一股豐盈飽滿之相。如果換做是之前,秦玉可能還無法察覺,但現在神石吸收了那尊菩薩像,他對這尊大月尊如來金像的觀察也比之前更加精細。這金像表麵上隱隱流**著許多淡金色的流光氣息,細密如縷,無論是用肉眼,還是用靈氣感知都完全無法察覺,隻有自己秦玉憑著腰部一點鳴動,眼裡才瞥見了這一點異色。“既然如此,那就敬謝不敏了。”秦玉讓成不凡手下隨從接下了這尊金像,隨後也目光望向遠處高高築起的靈明台,那台上一道巨大的金色蓮座已經搭建完備,但上頭仍未置放任何佛像。作為千佛大會的主會場,這個靈明台立在泰封北城最中心處,可以想見到時候一定是彙聚百萬道目光,秦玉目光遙遙放遠,長歎一句:“這靈明台建造如此宏偉,集合了各家富戶與官府之力,到時候供上的三尊佛像不知該有多大?”普智和尚對於靈明台更是不吝惜於介紹,同樣目光遠望,一副襟懷廣闊之相:“施主想差了,到時候這千佛大會,靈明台上所供奉的並非三相聖尊,也不需要那如許龐大的塑像。”“哦?願聽大師賜教。”秦玉笑著立掌而向。普智指著那靈明台解釋道:“千佛大會當日,靈明台上供奉之像雖然也是三座,但佛像隻有一尊丈六高的大月尊如來像,其餘兩位菩薩到時並不受供,而是由極樂童子和妙樂天女兩尊侍從隨侍。”“極樂童子,妙樂天女?”秦玉原本還想著要個什麼理由來搜尋城中妙樂天女像的蹤跡,但這下卻沒想到普智和尚竟然主動提出了妙樂天女的名頭。難道真是天神宗的人事先找到了當年大慈佛母留下的聖像? 這下可鬨大了……秦玉雖然心中受到驚駭不小,但臉上自然還是如沐春風:“這兩尊聖像恕在下佛學淺陋,實在未曾聽聞。”普智也安慰道:“施主慧根不淺,何須妄自菲薄,這極樂童子與妙樂天女,乃是我天神宗創宗之時,祖師被世尊賜福明悟而得的啟示才能得知,外人不知實在太過正常了。”他說著,竟也真的像秦玉介紹起了所謂極樂童子和妙樂天女的傳說。說是介紹,其實也和一般佛經裡的典故無二差彆,就是大月尊如來某日在婆娑世界講法,遍遊三千世界,忽而經過某個世界時,一個自稱妙樂魔女的魔頭,企圖以魔音勾動大月尊如來座下極樂童子,讓他佛性失控,弑殺世尊,但世尊以無上法力,僅僅一句佛號,就讓極樂童子靜心凝性,轉而童子一掌佛光就降服了妙樂魔女,並就此讓魔女洗心革麵,改名為「妙樂天女」,得了無生無滅之果,與童子長侍世尊左右。秦玉靜靜聽罷,他知道妙樂天女是極樂明妃宮的聖像,但世俗百姓對此卻是一無所知,泰封城中的普通百姓,一輩子頂多隻能在天上偶爾看見修行者飛掠而過的殘影已經是極限了,更彆說極樂明妃宮這種宗門還位於九州的另一端,又有大慈佛母當年乘黃論道許下的禁令,無論天神宗的人怎麼說妙樂天女,明妃宮的人也是無法知曉的。“原來如此,可惜我到時候還要忙於叔父超度法事,大概是無緣得見這靈明台聖像的風景了。”秦玉默然輕笑,悠然而道。普智也跟著眉眼泛起笑意:“施主不用擔心,這三尊聖像在靈明台上要擺放足足七日,到時祥雲蓋頂,施主隻要還在泰封,總有能見之時。”從明蓮寺出來,秦玉拜彆了普智,就領著成不凡與一眾隨從,沿著大道離開。普智遠望一群人背影漸遠,身後正門一道威嚴深沉之聲:“普智師兄,方丈傳喚於你。”普智回頭望,見一位頭帶傷疤,相貌略顯可怖的僧人正立在門檻,有如木樁。那正是前些天秦玉曾有過一麵之緣的藤杖和尚慈明。普智微笑早已收斂,臉上淡漠如塵沙不動,自然應道:“知道了,現在就去。”走過這裡的明蓮寺重重殿堂,普智來到了方丈室。“師父,弟子來了。”普智立於門前,低頭虔誠拜道。方丈室大門無風自動而開,裡頭顯出一個白色僧袍,不著袈裟的僧人靜坐的背影,那正是此次泰封城千佛大會的倡導者之一,也是泰封城天神宗所在明蓮寺一眾僧人的領導者——天鳴方丈。天鳴方丈背影中傳出話來:“普智,本宗山門處送來的黑繩明王像,還是下落不明啊。”外頭恭候的普智聞言瞬間眉頭一緊:“法照雖然苦修有限,但也有賜福護身,誰能從他手中劫下明王像?天動師叔去那休明群穀探查也沒結果嗎?”天鳴方丈背影裡緩緩搖頭:“若說沒結果也不儘然,此事歸根結底,也是天動神通未臻完滿,不能及早預料到有此一劫,才讓法照這弟子臨時押送,結果出了差錯。雖然不知道動手者何人,但出自何方應當已經明了。”“是何方魔障?”“天下之中,帝之下都。”“帝之下都?”普智念動這個名字時,也是悚然一驚,“帝之下都已經察覺到我天神宗了?”天鳴方丈歎道:“不無可能啊,天動師弟從東海趕赴事發之地時,以賜福的天眼通神力遍觀附近,竟也看不到半點形色,隻有磅礴一片白茫茫之氣,如此之氣勢,也隻有高高在上的鈞天州上都之人才有了。”普智作為天神宗弟子,深知天神宗發展至今,雖然有賴於賜福之深恩厚福,但也得益於基本上都是在州府之間的俗世發展信眾,並沒有引起宗門注意。而如今帝之下都作為九州宗門魁首,一旦插手意味著什麼,普智雖然並不是修習靈氣之輩,也明白這一點。他一貫宛如清風明月的俊秀臉上第一次浮現冷意:“師父,如此重大事務,總山門知道了嗎?”“自然知道,隻是如今宗主尚在苦修不出,副宗主坐鎮山門,給我等傳來的真言另有更加要緊之事。”普智頓時疑問更增:“什麼能比帝之下都截殺了明王寶像更要緊?”天鳴方丈隨即身影前飄來一張黃紙,悠悠飄落到門外的普智身前,那是以梵文筆法模仿寫就的四個漢字真言:“東海有大難將至,此為天神宗一舉騰飛之機!”“東海……大難?”普智完全沒想到,居然會是這種消息。他得到的賜福神通有限,還無法預見此等大難,因此看到這紙上所載自是愕然忘了言語。天鳴方丈此刻才將背影悠悠轉過,顯出正麵來,竟是一副半枯半榮的奇特相貌,他手中佛珠時刻不停,悠悠道:“天動師弟之前臨時讓法照代押明王像也是為了探查東海,探查結果也和這真言所述一致,東海遙遙海上有大難將至,我等除了加緊苦修賜福,彆無他法,到時候大難一至,這旻州百姓的願力必定會化為求得賜福的龐大力量,天神宗聲勢必能借此大大擴張。”這番話既出,初時還對這東海大難有所疑惑的普智,瞬間眼裡就迷茫儘掃,覆上了一層越發熾烈的狂熱。旻州百姓的願力,如果真的因大難而湧入,那麼到時候產生的賜福必定前所未有……明蓮寺中的詭譎風雲,此刻的秦玉也還無從知曉。他現在已經拿回了這尊大月尊如來,並且屏退了眾人,自己一個人將它放在平時自己安睡的船艙裡。這尊大月尊如來像,他就這樣看了足足一刻鐘,也沒有看出個變化。秦玉不會天神宗的苦修方式,自然也沒辦法像這尊佛像祈求看看能不能獲得賜福,不過這也不代表他一點方法都沒有。他摸著下巴,時而拿這尊佛像和自己神石裡吸收的那尊明王像相對照,心想:“如果……我用運轉神石的方式,能不能讓這尊金像也發生感應?”他已經摸到了自己體內那尊金像的感應,看著這尊普智送的大月尊如來像,自然生出了一個念頭。掛羊頭,賣他的狗肉。想法既生,他當即運轉神石,同時緩緩出手,神石的鳴動,流**出體內金像的淡淡金光,從手臂傳遞到手掌,輕輕撫摸著那尊世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