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疆臣不再說話,隻是閉幕養神。這時有一個侍衛拿著一封書信進來,交給了安疆臣。這個朝廷賜封的宣慰看著那信上熟悉的筆跡,立即起身,說是要往劉挺的軍營走一趟。無極道人把李恒方帶出了這個彝族人的營房,往楊應龍最後掙紮的地方海龍囤走。由於居高臨下,敵對雙方的態勢在這師徒二人的眼皮底下十分明晰----對了,安疆臣大軍在桃溪穀殺了守將楊通,一把火燒了全部糧草。駐守在海雲囤、龍爪囤的苗兵聽到後大驚,紛紛棄關而逃。正在分彆攻打二關的湖廣軍陳璘、彭養正立即占領了他們麵前的關隘。這時,四川永寧的奢崇明部攻下了海龍囤城後的白雲台、金頂山,切斷了楊應龍他們打柴、汲水的源頭,最終完成了對海龍囤的合圍。無極道人他們到達海龍囤時,劉挺、麻貴、董一元也來到海龍囤東邊的白雲台,在白雲台和金頂山觀察其地形。原來這海龍囤群山環峙,孤峰獨立,隻有這白雲台中一線山梁如同藤蔓一般與之相連,一條羊腸小道在山脊上蜿蜒蛇行到了囤上。山脊兩麵俱是懸崖峭壁,海龍囤形如細頸葫蘆,中間好大一片開闊地。上麵從外到內三道城牆:崖口最邊緣一道為月城,中間一道土城,最後還有一道緊鎖老王宮、新王宮等宮殿、住房的內城。城堡林立,壁壘森森。北、東、南三麵被白沙河河水環抱,壁立千仞,猿鳥難越。海龍囤囤前設三關。關前道路鑿開絕壁盤曲而上。第一個關隘是銅柱關,銅柱關沿著絕壁頂端數丈高的石砌城牆根北折幾百米,叫著鐵柱關,鐵柱關順著“天梯”拾級而上,叫著飛虎關;囤上設三關,依次叫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囤後又有三關:叫做萬安關、西關、後關。劉挺看了半日,也找不到突破的道路。“囤前是無論如何上不去的,隻有從囤後智取,”劉挺這樣想著,然而他望著隻夠一人通過的山脊小道,又搖了搖頭:“難啊!看來真正的決戰才開始。”劉挺回到帳中,苦思對敵之策。侍衛報說安疆臣求見。劉挺慌忙出帳迎接,他想:“這個彝族土司或許有破敵之策了。”安疆臣向劉挺施禮,道:“見過劉總兵。”那聲音有些又起無力的。劉挺連忙還禮回話:“正想拜訪宣慰,求教破敵良策,不想宣慰先到了。”兩人相互讓進了帳中,安疆臣邊坐下邊說:“哪裡來的良策,不過是手下拾到了楊應龍給劉將軍的信函,為劉將軍送來而已,或許這裡麵有我們可以利用的時機。”安疆臣從袖中取出書信遞給了劉總兵,說:“從銅柱關頂端的城牆上射下來的。”書信並未啟封,信封上寫明的是“送呈四川總兵劉挺大人”。 劉挺當即扯開看了----四川總兵劉大人台鑒:小可楊應龍為追殺仇家,不想惹怒了朝廷,派大軍壓境。當時就數次致書總督李化龍陳述理由,並言明願以重金贖罪接受招安之事。李大人隻以信函敷衍以為緩兵,暗中調遣兵馬,直欲掃平播州,小可是有冤無處申訴。楊家屢受皇恩,的確不敢冒犯,不過為求苟安,雖知螳臂當車,卻也隻能奮力一搏。一年來,小可一家妻子兄弟子侄儘數死於戰火,隻暫留下殘軀在世接受煎熬。楊應龍死不足惜,隻是我海龍囤還有二萬餘兵眾和子民,確係無辜。特致書劉大人,願以所有資材及本人性命,換取其餘生息。若蒙恩準,當自縛前來請罪。劉大人若能念及小可與大人一起為朝廷效過勞,望代為奏請朝廷恩準。播州罪人楊應龍於大明萬曆二十九年四月十七日劉挺仔細看了,來回踱步。忽報白雲台駐守的總兵吳廣到了。劉挺叫手下快請進來。吳廣到來,手裡也拿著一封書信,信封所寫與安疆臣送來的那一封一樣。劉挺認得,那的確是楊應龍手跡。撤開看了,內容也一字不差。“這個......”劉挺又開始踱起步來。“有兩個婦人撲倒在後關城牆上哭泣,口稱是楊應龍的老婆王氏和吳氏,叫軍士射過信來,說是務必交與劉總兵。”吳廣說。“楊應龍是有這兩房妻子。”安疆臣在一旁插言。劉挺點了點頭,說:“楊應龍想出來自首,應該不會有詐,他其實很愛他的這兩個老婆,何況還想讓自己的家族留下一些根。”吳廣、安疆臣都點頭讚同。劉挺對吳廣說:“還得請吳總兵寫一張紙條射進去,說是這事我劉挺都做不了主,得派人去渝州報與總督定奪。”劉挺的話音剛落,家人慌慌張張來報李總督到了。劉挺慌忙領著吳廣、安疆臣迎了出來。李化龍已經下了轎子,與劉挺他們相見了,便徑直走進了劉挺帳中。李化龍坐定了,劉挺等人上前施禮。問安畢,劉總兵立即彙報了楊應龍致書的情況。李總督要過書信來看了,皺了一回眉頭,問三人:“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好事,播州戰事無需再流血就可以提早結束。”吳廣說。“可是皇上意圖並非這樣啊!”“那皇上的意圖是......”“斬草除根,除惡務儘。我在開戰之初就曉諭眾將:在關外時要邊戰邊招降,在關內不準受降。”眾皆默然。李化龍接著說:“這樣吧,還是叫他們派出使者,我要探探敵人的內部情況。”無極道人把時間切換成了幾個多時辰後,這時諸將已經齊聚劉挺帳中。吳廣將楊應龍剛剛派出的使者楊邁帶了過來。李化龍正要問話,忽然外麵鑼鼓喧天,有人來報朝廷欽差王義德到了,要李化龍接旨。原來這王義德是朝廷錦衣衛,他帶了上方寶劍到渝州傳旨,聽說李化龍到播州前線視察去了。王義德又馬不停蹄一路威風地趕到海龍囤來。李化龍要眾將留在帳中,自己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外麵就響起了宣讀聖旨的聲音----“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軍事堂報說播州之戰役以至關鍵時刻,李化龍等已經圍住海龍囤楊逆賊巢,厥功甚偉。然海龍囤所聚之敵俱為楊賊親信,絕對要斬草除根,不準受降以留下隱患。朝廷聽聞周邊土司與楊應龍交往甚密,四川諸將與之亦是故舊,總兵劉挺更是與他親近有加。務要督促各方人等不負朝廷重托,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切記以不留一人地剿殺楊逆為念。違者,斬無赦!’”“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李化龍的聲音。四川眾將和各路土司聽得心裡一陣一陣發涼,劉挺和安疆臣以及奢崇明最難受。一陣鑼響,王義德要回播州去繼續抖他的威風。李化龍接旨後便往劉挺大帳中走,心裡直罵王義德混賬:“這麼樣的密旨要在軍營中高聲宣讀。”他剛剛走進軍帳,卻聽到了裡麵傳來叮叮當當兵器碰撞的聲音。原來楊邁聽得帳外李化龍所接聖旨,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他乘身邊的湖廣總兵陳璘不備,一下子拔下陳總兵的劍就往帳門外闖。秦良玉眼疾手快拔劍攔住。眾將紛紛堵住帳門,看他兩人一來一往在帳中打鬥。這楊邁是楊達、楊通親弟兄。如果是馬上,憑著一身蠻力,還能與秦良玉拚個十合八合,在地上搏擊哪裡抵得住秦良玉的靈巧迅捷?劍出幾招後,就被眼前這個女子點中了肘下麻穴,手中劍當的一聲落地。接著秦良玉又是一記掃腿。楊邁腿彎處正著,身子一軟,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