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吳煊麵臨的困境,祝長生顯然早已預料到,麵色平靜無波,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隻是淡淡道:“為師說過,具體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尋找。”“自己找?”吳煊臉色一苦,這不等於什麼都沒說嗎。但當他仔細品味這句話的內涵,心中一凜,突然醒悟,把握到了問題的關鍵。他這樣的情況……不正是諸天神祇正在遭遇的嗎?如果吳煊想熬過壽元大限,修成先天,就必須補全元靈損傷。他不認可壓榨凡人的續命方式,所以隻能謀求尋找一種新的修補元靈之法。而這,正是幕後存在所渴望得到,害怕失去的……所以祂們隻是默默盯著吳煊,不敢采用激烈手段乾涉。吳煊甚至懷疑,天界之亂是否因自己而起?“收!心!”小玉沒好氣地大叫,阻止他繼續聯想。吳煊歎了口氣,放下這方麵的擔憂,又繼續請教師尊,有沒有可能跨越宇宙,回到自己的家鄉。祝長生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案:“萬事皆相對,你既能過來,沒道理回不去,隻不過此事難如登天,需得金仙道祖出手,為師幫不了你。”“金仙?”吳煊心中失望,徹底絕了這方麵的心思。彆說世上還有沒有金仙的存在,就是有,而且還被他找到,人家憑什麼幫這個忙?要知道,金仙合道,可是首先要斬滅所有情感的,很難用正常人的思維去揣摩這種存在的想法。吳煊不再奢望回歸地球補全元靈,隻能回到眼下一係列現實問題來,把紫陽仙宗日後的發展方向和阻礙告訴師尊,征詢他老人家的意見。“你的想法很不錯,可謂是氣吞山河。”祝長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仙古之殤,在於我輩迂腐,極端重視修行者而忽略整個族群的發展,以至於天崩仙隕之後人族再難崛起。你提倡族群修行與個體修行兩手抓,暗合陰陽相生至理,無疑是一條通天大道。”不過,他並不如宗門內其他人那樣激動,而是指出了大家忽略的一個問題。劫難。祝長生提醒吳煊,這世間但凡逆天而行,就注定有劫難相阻,族群修行以前並非無人嘗試,隻不過劫難太重,往往在起步階段就由於各種原因擱淺,難以為繼。否則,人族大能中不乏聖賢之輩,不可能億萬年發展下來還是這般模樣,應該早已實現天下大同,締造出仙級文明。就如《道德經》所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意思是天地對萬物一視同仁,它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乾預;聖人亦如是,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加乾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