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公的奏折,使得在場的幾位大員都無比震驚。不過他們也清楚,陛下讓他們看慶國公的奏折,就是想看看他們的意思。之所以詢問他們,肯定是說陛下動了心,但考慮到實際情況才沒有直接做決定。隻是,幾位尚書沒有得到臣由的提醒,便都會錯了意。他們覺得,陛下真要是完全不認同這麼做,那就直接回絕慶國公就是了。而讓他們幾人知道此事,必然是心中有想跟林瀚合作的意圖。是以,幾人在表達過自己的立場後,紛紛改了口風。工部尚書第一個站了出來:“陛下,軍工一事,事關重大。”“按理說,這麼重要的事情,不應該交給朝廷外的人負責。”“更彆說,這個人還是通玄的臥底,眼下又在鎮魔司任職。”“但是,如今戰事吃力,正是因為精兵級裝備配備不足。”“從大方向上看,抵禦各地的敵人才是重中之重,是以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法。”“依臣之見,不如將林瀚納入我工部之中。”“就算他是臥底,但有工部的人看著他,他也沒辦法搞事。”“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解決精兵級軍備問題,從而徹底解除邊患。”隨後兵部尚書還有戶部尚書,都給出了肯定的態度,認可了工部尚書的話。等他們說完,蔡梁才開口:“陛下,微臣以為不妥。”“無名衛向來是我大淵的敵人,我們怎能讓林瀚這種臥底介入朝廷部門呢。”“再者,這背後難免沒有無名衛的算計。”“真要是吸納林瀚,怕是會引狼入室啊。”見蔡梁反對幾人的提議,幾位尚書自然是不答應的。“蔡首輔多慮了,這林瀚不過是把刀,他通玄能用,我大淵自然也可以用。”“就是,用通玄的臥底為我大淵辦事,造出的兵器還能攻擊通玄,想想都開心啊。”“一個小小的臥底,隻要嚴加看管,還怕他掀起什麼風浪不成?”“如今精品軍備才是首要,為了這個,其他的事情可以沒那麼計較。”就在蔡梁想要和幾位尚書辯論的時候,隆升皇帝終於是發表了看法。“林瀚一事,我已經有了決議。”“他是不是通玄的臥底我不管,既然他有辦法大量提供精兵級軍備,那這個人我就用定了。”“如今不管是東部沿海,還是南邊的通玄戰場,抑或是北邊的蠻族、西邊的羌榮。”“都是我大淵的心腹大患,都對我大淵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沒有足夠多且足夠好的軍備,我們莫說消除外敵了,就連守衛國土都辦不到。”“所以,為了更好地跟他們作戰,這個林瀚當真不能舍棄。”陛下既然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大家也就不再爭論了。 畢竟這事得到了多數人的同意,自然能順利推進。這個時候再反對,實在是嫌自己舒坦日子過夠了。而得知隆升皇帝的態度後,蔡梁不可置信地看了臣由一眼。對方也是一臉的莫名,還抽空給他遞了一個抱歉的眼神。蔡梁倒是沒有怪罪臣由的意思,畢竟……帝心難測啊。“彆說我一個外臣,就連幾乎與陛下朝夕相處的臣總管,不也看走眼了嗎。”“唉,一直小心揣測上意,結果還是猜錯了。”“既然如此,我還是彆瞎折騰了。”想明白這些,蔡梁也一改想法,支持起了陛下的主意。隻是,隆升隨後說道:“雖然要用林瀚,但卻不能讓林瀚當大淵的官員,也不能去工部任職。”“慶國公的奏折你們不是看了嗎,他說林瀚這個人,主要是為了生意。”“真要是把他吸納進朝廷,那他還能跟朝廷做生意了嗎?”幾人也清楚這個道理,隻是他們豪橫慣了,哪裡能忍得了讓一個臥底如此囂張。可還沒等他們說什麼,就聽到隆升皇帝陰惻惻地說了一句:“彆忘了,他現在是鎮魔司的人。”這下,眾人都如夢初醒。沒錯,林瀚是通玄的臥底,他們自然無所謂。真要是對方不配合,直接殺了就是。就算想要謀奪林瀚的製作方法,憑他們這些人,怎麼可能辦不到?隻是,要是考慮到林瀚是鎮魔司的人,那這事就不好辦了。本來朝廷跟鎮魔司就得維持表麵的和氣,更彆說,之前朝廷還以強硬的態度讓鎮魔司在分司設置了少丞的職位。出任少丞的,不是陛下信任的少昊的人,就是忠心朝廷的官員、武將。朝廷這麼做,可以說是把手伸進了鎮魔司的衣服裡。隻是雖說朝廷占了便宜,卻也不能貪得無厭。已經把鎮魔司給得罪了,要是再跟人起衝突,事情就不好收場了。是以,林瀚有鎮魔司成員的身份在,朝廷哪怕知道對方是通玄的臥底,也不好用過分的手段。既然不能用過分的手段,那就得按照林瀚的意思來。朝廷想要足夠的精兵級軍備?可以啊,拿錢來買就是了。雖說這麼做,讓這些官員心裡不好受。可問題是,連陛下都妥協了,他們又能怎樣?至於隆升皇帝為何願意縱容林瀚,答案也很簡單。“為君者,從國家層麵考慮事情,就不能那麼意氣用事。”“林瀚是臥底不假,可誰說敵國的臥底,就不能為朕所用?”“隻要他能為大淵帶來好處,就算是臥底,朕也會用他。”“更可況,等他跟大淵合作了,造成的軍備還用來對付通玄了。”“到那時,他還如何在通玄立足?單是無名衛的追殺他就扛不住。”“如此一來,他為活命,就隻能向我大淵搖尾乞憐。”“等到那時,朕可就不會跟他做生意了,他反倒是得儘量展現出價值,才能得到朕的庇護。”隆升皇帝清楚,以如今的態勢,他必須對林瀚忍讓一二。等情況對自己有利後,他才可以進行反擊。身為帝王,君威固然重要,但國家的利益也同樣重要。有時候為了國家,他是可以暫時犧牲自己的利益的。不過,在他看來,他失去的利益,將來都能連本帶利地賺回來。至於眼下,得隱忍一段時間才行。而隱忍,恰恰是他的強項。當初要不是他足夠韜光養晦,眼下,他也坐不上皇位。
第106章 隆升皇帝的心思(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