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一縷青煙(1 / 1)

沐光永無槍火 龍騎士 492 字 2個月前

童曉馨走了。飄飄渺渺,緩步遠去,不沾人間煙火,本應是天上女子,卻因林庶靈墮落人間。該說的她都已經說了,除此之外,秋實,明州,江南,已經沒有值得她留戀的地方。新政府陸續頒布政令,其中有一條命令直接送上稅課司衙門,調任明州稅課使童長寧進京。從一府稅課使升入京城為官,童長寧邁出仕途生涯中至關重要一步,許多人都倒在這一步,一身雄心壯誌化為空談,地方到京城中樞,看似簡單一小步,實則是難以逾越的天塹,沒有貴人提攜,難叩龍門。童長寧成功了,沒有貴人提攜,依靠的是多年來赫赫業業,格沁朝未覆滅時就有風聲傳出,要調他入京,誰想格沁朝在洪大元帥的槍火下化為曆史。改朝換代後,北周政府當道,本以為童長寧的仕途將受到影響,可這一紙調令耽擱些時日還是從長安城飛抵明州。這裡麵的門道,耐人尋味。父親高升,童曉馨自然跟著父親遠赴北方。這些,秋實學堂的人都知道,他們以最大的熱情歡送他們的院助遠去,同時也有送彆童長寧的意味在裡麵,童使君為官清廉剛正。深受明州百姓愛戴,秋實學員敬重他,敬佩他,他遠行,當送一送。人陸陸續續散去,林庶靈和幾個沒走的同窗一一道彆,互告一聲珍重,此去經年,不知何時可再見。熱鬨的秋實學堂逐漸變得冷清,再過不久,新式中學建成,這裡將被明州百姓遺忘,人們不再記得名傳江南的秋實學堂就在這條偏僻的桃花胡同中。他們這批學員,是秋實昔日榮光最後的見證者,在他們身上依稀可見秋實輝煌時的影子,當這最後一批學員登上曆史的台前,秋實之名又將傳遍周地二十五道。“再見了,秋實!”林庶靈躬身作輯,朝秋實學堂朝春華園,大拜。隨後回梨花小築,與其餘三人告彆,帶上林伊伊登上火車,回到荊湖鎮,回雁山老家。“庶靈。”顧雨亭沒有去湊熱鬨,等在胡同口守著林庶靈出來。林庶靈笑道:“雨亭找我何事?”顧雨亭麵帶為難,沉聲說道:“我本不想來找你,但還是希望你能出麵,因為我相信你不會坐視不管的。”聽顧雨亭的口氣,林庶靈便知道事情不簡單,多半和洪元帥的《告萬國書》有關。“你要做什麼?”“不是我,是我們,葵園,嘉南幾所學員的學生代表找上書同和我,他們想策劃一次大遊 行,由學堂學生和碼頭的勞工們牽頭組織隊伍,號召全明州城的百姓加入進來,從南門大街出發繞城一圈最後目的地是明州府衙。我們要讓新政府知道人民的心聲,一個新興的政府是建立在前朝的廢墟之上,新樓想要建得高建得穩,就得把此前的爛磚爛瓦清掃乾淨,一片不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